棋谱控
《中国国际跳棋规则64格》(暂行)
2013-12-8、人气:
1-2

  三 2-(4) 3-1

  5-6名

  轮次 对局者

  一 1-(6) 2-5 3-4

  二 (6)-4 5-3 1-2

  三 2-(6) 3-1 4-5

  四 (6)-5 1-4 2-3

  五 3-(6) 4-2 5-1

  7-8名

  轮次 对局者

  一 1-(8) 2-7 3-6 4-5

  二 (8)-5 6-4 7-3 1-2

  三 2-(8) 3-1 4-7 5-6

  四 (8)-6 7-5 1-4 2-3

  五 3-(8) 4-2 5-1 6-7

  六 (8)-7 1-6 2-5 3-4

  七 4-(8) 5-3 6-2 7-1

  9-10名

  轮次 对局者

  一 1-(10) 2-9 3-8 4-7 5-6

  二 (10)-6 7-5 8-4 9-3 1-2

  三 2-(10) 3-1 4-9 5-8 6-7

  四 (10)-7 8-6 9-5 1-4 2-3

  五 3-(10) 4-2 5-1 6-9 7-8

  六 (10)-8 9-7 1-6 2-5 3-4

  七 4-(10) 5-3 6-2 7-1 8-9

  八 (10)-9 1-8 2-7 3-6 4-5

  九 5-(10) 6-4 7-3 8-2 9-1

  三、瑞士(积分编排)制

  (一)什么是瑞士(积分编排)制

  瑞士(积分编排)制是这样的一种比赛制度:积分相同的棋手编入同一积分段(称为同分段),该段内的棋手按照等级分或抽签顺序自高至低依次排列。

  瑞士(积分编排)制有两种编排方法:临近编排和分区编排。两个方法主要是在种子位置确定和配对方法的不同,但其他原则基本一致。

  (二)瑞士(积分编排)制必须遵守的绝对原则与相对原则

  1.绝对原则

  所谓绝对原则就是指不论进行什么比赛,不论项目本身有任何特性,在使用本办法时都不能违反的原则。

  瑞士(积分编排)制的绝对原则是:在整个瑞士(积分编排)制比赛中间,任何两名选手只能相遇一次。

  2.相对原则

  所谓相对原则就是指根据比赛或者项目本身的特性,在使用本办法时所设定的不能违反的原则。一般包含以下几个:

  原则一:不对局获利(轮空或对手弃权取胜次数)

  原则二:先后手的次数差和调节

  原则三:选手的上调和下调

  原则四:当两名选手相遇时,尽量安排先手次数少的人使用先手。

  (三)基本的编排方法

  瑞士(积分编排)制一般有两种编排方法:分区编排和邻近编排。两种方法在编排原则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下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1.相同点:

  (1)每轮比赛中,尽可能让同分或近分棋手相遇。同分相遇优先。

  (2)编排执行分数从高到低的原则,先编排得分高的选手,并依次递减。

  (3)如果同分段内的棋手人数为奇数,这个积分段中排列最低的棋手将被下移至较低积分段,并与该段内的头号棋手相遇。

  (4)只要能够保证同分段内参与配对棋手人数达到最大化,允许棋手在配对中出现先后手的不平衡。

  (5)因为两名棋手在同一个比赛中永远不能相遇两次,最多只能相遇一次,这条原则严格规范了调整棋手配对的方法。在调整配对时,依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遵循下列原则。

  Ⅰ 将尽可能少的同分棋手移至下一个较低的积分段。因此在同分段中必须保证有尽可能多人数的棋手进行配对。

  Ⅱ 为此,最终配对结果中允许有较大数量的棋手因先后手不平衡而拥有颜色优先权。

  Ⅲ 在上一轮比赛中被移进较低或较高积分段(下降或上升配对)配对的棋手,本轮不应该再次被移至较低或较高积分段配对。

  Ⅳ 在连续两轮比赛中被移至较低或较高积分段(下降或上升配对)的棋手,本轮不应该再次被移至较低或较高积分段配对。

  这就意味着,当在一个积分段内无法同时满足所有配对原则时,那么力求最低颜色优先级的标准将首先被排除掉。此时,为了防止破坏第3条和第4条配对原则,永远不允许将任何棋手下移至较低积分段。

  2.分区编排法

  在决定下一轮比赛选手的编排次序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同分选手相遇。

  (2)在对同分段内的棋手进行配对时,棋手的排列顺序由棋手自己的等级分决定,等级分高者,排列在前。(因此这是另一种排列名次的顺序!)

  (3)如果同分段内棋手人数为奇数,等级分最低的棋手将被下移至较低的积分段,并与该积分段内等级分最高的棋手相遇。

  (4)同分段内的棋手(棋手人数为偶数),根据他们自己等级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分成两个积分组。第1积分组内的棋手分别与第2积分组内的棋手配对比赛。

  例如,一个同分段内有6名选手,根据他们自己等级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分成两个积分组A和B。积分组A包括1号,2号和3号三名选手,积分组B包括4号,5号和6号三名选手,编排次序为:1号对4号(1 - 4), 2号对5号(2 - 5),3号对6号(3 -6) 。

  (5)如果不能对同分段内的所有棋手进行编排,那么所有未配对的选手将被编入下一个较低的积分段,并与下一个较低积分段中最强的棋手配对比赛。

  例如,第一组中有三名棋手(假设分别是1号,2号,3号选手)无法配对。第二组中有七位选手,根据他们等级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8,9,10,11,12,13,14号棋手。现在的编排结果是:1号对8号(1 - 8), 2号对9号(2 - 9),3号对10号(3 -10),第二组中剩余的四位棋手按照第3d条采用的编排方法配对,即:11号对13号(11 - 13),

  12号对14号(12 - 14)。

  (6)使尽可能多的棋手不与得分比自己高(或得分比自己低)的棋手相遇两次。

  (7)使尽可能多的棋手得到相同的先后手机会,也就是说,执白棋的局数等于执黑棋的局数。

  (8)在配对结束后,检查上一轮比赛棋手的先后手差(即棋手执白棋的局数减去执黑棋的局数后的差),决定本轮比赛中哪些棋手执白棋。

  (9)根据先后手优先的原则(比赛开始前,赛事组织者事先确定的首先平衡先后手的是弱方或强方的原则),可以将第(4)和(5)条原则制订的编排次序再进一步调整为第(7)条希望得到的先后手平均分配的最理想的配对结果。

  3.临近编排法

  (1)同分选手相遇。

  (2)在对同分段内的棋手进行配对时,棋手的排列顺序选手号决定。本着奇数轮小号在前,双数轮大号在前的原则进行选手排列。在第一轮确定选手号时应充分考虑等级分等技术因素,避免高水平选手提前相遇。

  (3)如果同分段内棋手人数为奇数,最后一名棋手将被下移至较低的积分段,并与该积分段内最靠前的棋手相遇。

  (4)如果同分段内的棋手棋手人数为偶数,根据他们自己序号按照奇数轮从低到高,偶数轮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奇数位置的棋手与他向下一位偶数位置的棋手相遇。

  例如,奇数轮一个同分段内有6名选手,根据他们自己的序号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1、8、13、19、25、36、他们的位置分别为1-6号,那么根据编排原则,编排次序为:1号对2号(1-8),3号对4号(13-19),5号对6号(25-36) 。如果出现在偶数轮,那么编排次序为:1号对2号(36-25),3号对4号(19-13),5号对6号(8-1)。

  (5)如果不能对同分段内的所有棋手进行编排,那么所有未配对的选手将被编入下一个较低的积分段,并与下一个较低积分段中靠前的棋手配对比赛。

  例如,奇数轮中,某积分段中有三名棋手(假设分别是6号,45号,89号选手)无法配对。被移到下一段,下一段有七位选手,根据他们序号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是18,29,30,51,62,63,84号棋手。在编排顺序号时,高分数选手优先,则高分数他们对应的选手号分别为1-3号,其余依次为4-10号,因此现在的编排结果是:1号对4号(6-18), 2号对5号(45 - 29),3号对6号(89 -30),第二组中剩余的四位棋手按照第3d条采用的编排方法配对,即:7号对8号(51 - 62),9号对10号(63-84)。

  (6)使尽可能多的棋手不与得分比自己高(或得分比自己低)的棋手相遇两次。

  (7)使尽可能多的棋手得到相同的先后手机会,也就是说,执白棋的局数等于执黑棋的局数。

  (8)在配对结束后,检查上一轮比赛棋手的先后手差(即指,棋手执白棋的局数减去执黑棋的局数后的差),决定本轮比赛中哪些棋手执白棋。

  (9) 根据先后手优先的原则(比赛开始前,赛事组织者事先确定的首先平衡先后手的是弱方或强方的原则),可以将第(4)和(5)条原则制订的编排次序再进一步调整为第(7)条希望得到的先后手平均分配的最理想的配对结果。

  (四)轮次的确定

  瑞士(积分编排)制的轮次确定同样与选手人数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讲,参赛选手少于10人时建议采用循环制。多于10人时可采用积分编排制。

  积分编排制的轮次确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把选手数量折合成2的幂,

  轮次R=N+2A A为除冠军外需要精确确定名次的选手数量 N为2的幂数

  例如:58人比赛,要录取前6名则轮次R=6+2*5=16也就是要比16轮。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一般我们在简易算法最底线的轮次基础上每多补1轮大约可多确定2-3人的精确名次。

  在具体操作中,编排人员可以根据比赛组织者的要求和裁判长的参考实际情况来掌握具体轮次的制定。制定中还要考虑比赛时间和选手水平的因素。

  (五)名次区分和破同分的方法

  在瑞士(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会出现很多选手在比赛结束后得分相同的局面,要想区分名次,就必须采用破同分的方法来进行,下面简单列举几种破同分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对于全部选手有等级分的比赛

  对于全部参赛选手都有等级分的比赛建议使用等级分来进行破同分

  (1)比较对手平均等级分。(即所遇全部对手等级分的和除以比赛轮次)

  (2)比较扣除平均等级分。(即扣除1人或更多等级分最低对手后所得到的平均等级分)

  2.对于大多数选手有等级分的比赛

  对于大部分选手有等级分的比赛,建议采用选手个人成绩来破同分,如果必要可以加上利用等级分来破同分。

  (1)比较总累进分。(即选手各

上一页  [1] [2] [3] [4] [5]  ... 下一页  >>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