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下)
更新时间:2011-10-21、浏览次数:
作为一个一辈子爱棋的国手,李义庭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于承父业”,成为棋界高手。他有三个女儿,其中老二李玲最终走上了棋艺之路,满足了父亲的愿望。但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李玲学的并不是父亲的老本行象棋,而是国际象棋。 从李玲很小的时候起,李义庭在去一些有棋艺活动的场合对,就常把地带在身边。久而久之,耳满目染之下.李玲渐渐对下棋产生兴趣。李义庭见时机成熟,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培养计划。几乎出于所有人的意外,李义庭没让自己的女儿进训练班的象棋组,而是进了国际象棋组。这一年,李玲10岁。 多年以后,李义庭在解释他之所以要这样决定的原因时说:“李玲按道理应该学象棋,这样我也可以好好教她,但因为当时象棋没有女子项目的全国赛,总觉得出路较窄,虽然国际象棋那时也同样没有女子的全国赛,但国际象棋有世界女子棋王赛,从前达来说肯定更大。” 李玲在训练班学了两年左右,就被省队看中.要调她进队。此时,她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大选择,因为她的母亲强烈反对她吃专业这碗饭,而是希望她读书上大学。但李玲又铁下心来要去省队。她母亲劝不动,只得要父亲来做她的工作。李义庭于是与李玲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
李义庭对女儿说:“下棋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玩,比如说可以经常出差到外地去玩之类。特别是在你成为了一个专业棋手之后,你就会更加感觉到棋给你带来的压力。不过,话虽然这么说,我还是尊重你的意愿,由你自己进行选择。”
听了父亲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李玲非常感动,因为她当时还是一个刚满12岁的小姑娘,可父亲却把她当大人看待,尊重她的选择,这在那个年代,还是极罕见的事。当然,李玲最后还是决定以下棋为生。 进专业队后,只要李玲回家来,李义庭都要与她对弈一局,以检验她进步的程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李玲进队半年之后才结束,因为她的水平已达到父亲难以抗衡的地步了。 每当李玲打完一次比赛,李义庭都会详细地询问情况,并提醒她对每盘棋都要认真进行总结,不管是赢棋还是输棋。父亲有一句话对李玲的棋艺生涯影内最大,那就是:无论输赢,都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能总是纠缠于心。
李玲在1984年获得了全国个人第五名的好成绩,并晋升为国家大师,而且她还是湖北队两夺全国团体赛冠军的主力。
李义庭的棋类训练斑前后共开办了十多年,其间真可谓是人才辈出,湖北供队八九十年代的队员绝大部分都出自该训练班,对湖北、武汉棋坛真是功莫大焉。除上述提及的几个人外,经他培养成长起来的名将还有象棋:陈淑兰(女、特级大师、两届全国个人亚军)、李望祥(大师)、熊艳(女、大师);围棋:阮云生(七段)、阎安(七段)、刘力(五段)、龚涛(四段)、李扬(女、四段)、拇艳(女、二段);国际象棋:林卫国(国际大师、两届全国个人冠军)、胡凯(国家大师)、杨武明(国家大师)、贺天剑(女、国家大师)。 只要看看这个名单,你就会知道李义庭在培养人才方面曾取得过多大的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