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中:风尘足迹
更新时间:2011-10-26、浏览次数:
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刘殿中的棋瘾也越来越大,唐山市的街头、公园,到处都留下了他横车跃马的身影。
儿时的刘殿中,除了酷爱象棋就是喜欢看“闲书”。他的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总喜欢从外边借一些武侠之类的小说着,刘殿中也跟着看。因此在他上小学期间就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这为他以后熟读兵书战策,研究棋理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刘殿中还喜欢看老戏,有些情景至今还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刘殿中下完棋后,一个俱乐部主任带他去看戏,_舞台上演的是鬼戏《李慧娘》。当演到李慧娘的鬼魂向贾似道索命的场面时,殿中十分害怕,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戏中的情景。此时对于刘殿中来说,冷月寒星下荫影的晃动,树梢的风鸣,都是鬼神在活动。由此他交想到了他们院的一位外号叫“大铜子”的邻居惨死的情景。“大铜子”是一位井下工人,在井下挖煤时因塌方而被砸死了。殿中越想越害怕,撒腿就跑,回家后便一头钻进被窝里,可是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想到了整天在井下工作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将来,脑子里一片茫然,暗道:等我长大了,说什么也不到井下工作。然而,一个矿工的儿子又能干什么呢?
10.17.3 “带道”老师
刘殿中的家庭环境在继续发生着变化。
殿中10岁那年,父亲给他娶了个继母。本来家里就穷,继母不仅带来了一个弟弟,而且不久又生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加上殿中一共4个孩子,一家六口全凭父亲一个人在井下工作挣的工资维持生活。父亲在井下干的是打风钻的工作,飞扬的煤面子吸进肺里,久而久之得了矽肺病,于1959年病休,一家人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1958年中国开始了大跃进,砸锅炼钢铁,集体吃食堂,接着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1962年刘殿中13岁,刚上初中一年级,按理说这是人生最烂漫天真的时候,也正是身体发育成长最需要营养的时候。而此时的刘殿中,每月粮食定量23斤,每天平均只有7两多,根本无法填饱肚子,家里的人集体吃食堂,谁也无法支援他,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夜里只好趴着睡觉。学校离家十多里路,走路时腿也拖不动,身上直冒虚汗。
“学不能上了,不能瞪着眼饿死。”初中一年级刚上完,殿中就辍学了。他要设法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只要能挣钱买点吃的,13岁的刘殿中什么活都干。他给人家拉过脚,拖着辆大排子车满街跑;他捡过煤核,然后再拿到早市上卖。那时候只要一到星期天,他都会跑上三十多里路到老家丰南县挖野菜,然后弄点棒子面掺合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饭了。可即使这样他也不能放开肚皮吃,每天早晚各两碗棒子面野菜粥,只有中午才能吃两个小小的窝窝头。
不过,刘殿中并没有因为肚子饿的问题而放弃象棋,即便当他拉着排子车满街跑,背着篓筐到处捡煤的时候,脑子里想得最多的也还是象棋,一有空闲时间他总要拿出棋子来摆一摆。
“三年困难时期”过去了,刘殿中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他又把大量时间放到了象棋上。此时的刘殿中已不是泛泛之辈,在唐山他专找各路高手对弈。
人要成大器,或者说要干成一番事业,当他在起步的时候,能有一位引路人是十分必要的。幸运的是,刘殿中就遇上了这样一位引路人。
唐山市有一位名叫刘鹤亭的棋手,虽说棋艺水平并不怎么高,但在棋界的威望却很高,人称唐山的棋坛伯乐。
刘鹤亭先生是唐山交通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长期在中国煤碳设计院工作,后来因患有高血压症而病退。其家境比较富裕,自己有一个大院,而且家中藏书颇丰,尤其是棋书可以说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珍贵的古版秘本。刘先生不像有的人那样吝音,藏书不肯示人,他的棋书不但欢迎棋友们借阅,有时还慷慨赠人,古版本的《竹香斋》和《象棋谱大全》他就赠送给了王嘉良和陈松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先生还曾在唐山市象棋比赛中得过冠军。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刘先生来到唐山火车站公园,见仨一堆,俩一簇在那里下棋的人不少,看了几盘棋后便信步来到一位又瘦又小的少年身边。那少年好厉害,正调动着自己的车马炮向对方发起猛烈进攻,逼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功,苦无还手之力,很快便推秤认负。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象棋特级大师刘殿中。
经介绍,两人一见如故。殿中称刘先生为伯父,刘先生称殿中为小侄。棋友之间的交流首先是手谈,说话间两人便摆盘对垒起来。刘殿中也不给伯父情面,第一次交手便把伯父杀败了,不过刘鹤亭却愈发喜欢上了刘殿中,自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渐渐地刘殿中成为了刘先生家的座上客,其中大部分时间就是看棋书、棋谱。以往刘殿中多在街头巷尾的棋摊上下棋,没人指导,从来没接触过棋书,基本上是“野路子”。自从有了刘先生这诸多棋书后,刘殿中如获至宝,可以根据这些书进行系统训练,使他的棋路大开,棋艺水平也突飞猛进。后来每当谈到这些,刘殿中总是不胜感慨地说:“刘先生对我的帮助最大,对我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刘先生不愧为棋坛伯乐,看准刘殿中是位棋材,他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扶植、培养这株好苗子。他认为要使刘殿中尽快成为象棋高手,既要多看一些棋书,又要多跟一些高手交流。难怪刘殿中每当回忆起那段历史,总是充满感激地说:“那时候,刘先生凭借他广泛的社会关系,带着我跑遍了唐山市的所有棋社,到处找高手对弈。在这些高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茂荣。”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北方棋坛十分活跃,高手如林,人才济济,有“八猛”、“三杰”、“一名家”之说。“八猛”即指徐词海、全海龙、张德魁、那健庭、杨茂荣、侯玉山、赵松宽、庞霭庭;“三杰”系指胡震洲、田玉书、赵文宣;“一名家”就是谢小然。杨茂荣是“八猛”中的人物,攻杀勇猛,行棋大刀阔
斧,刘殿中的棋风颇受其影响。但是杨茂荣从不教人,那时他坐镇棋社,别人要想与他对弈,需交一角钱的茶资。殿中没有钱交,自然是由刘鹤亭先生来代付,不过他从未付过茶资,因为殿中与杨茂荣下棋从来没输过。
那时候像杨茂荣这样的棋手与人对弈最讲究“份”,所以他第一次与刘殿中交手坚持让殿中双马,结果让刘殿中连赢三盘,茶